当前位置:首页 > 高铁 > 正文

“玉体横陈”这个成语出自哪里,有什么历史故事或传说?

  • 高铁
  • 2025-02-25 05:23:18
  • 38
玉体横陈,这个成语跳入眼帘,是不是很香艳很色欲?
“玉体横陈”这个成语出自哪里,有什么历史故事或传说?

玉体横陈,这个成语跳入眼帘,是不是很香艳很色欲?

说“玉体”,当然是美女的裸体;说横陈,当然是大庭广众的展示。

吾国汉字的博大精妙之处,在于状物形象,让人望文生义由此及彼,撩拨起心中的欲望。

“玉体横陈”这个成语,出自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《北齐》:

一笑相倾国便亡,

何劳荆棘始堪伤。

小怜玉体横陈夜,

已报周师入晋阳。

这首诗写的是北齐皇帝高纬,宠幸妃子冯小怜,以至国破身死的悲催故事。

话说高纬宠爱的绝世美女冯小怜,是吾国历史上著名的美人儿,其才貌直逼古代四大美女。据《北史》记载:冯小怜“慧黠,能弹琴,工歌舞”。

高纬专宠冯小怜,“坐则同席,出则并马”,发誓"愿得生死一处"。他自己欣赏还不够,居然奇葩到脑洞大开,每天上朝,都让冯小怜“玉体横陈”在自己怀中,供满朝的文武百官一起观赏,可谓:独乐乐不如众乐乐。

如此奢靡成风,荒淫无度,丧失了斗志,哪还有心思治国理政,北齐最终在公元577年被北周所灭,立国仅27年。高纬被擒解往长安,受尽屈辱后被杀,不但亡了国还丢了卿卿性命。

“玉体横陈”形象概括了北齐的亡国征兆,让人想起“红颜祸水”这句成语,也让人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《泊秦淮》:

烟笼寒水月笼沙,

夜泊秦淮近酒家。

商女不知亡国恨,

隔江犹唱后庭花。

这是杜牧游秦淮,听见歌女唱《玉树后庭花》,哀伤的歌声是亡国之音。

当年陈后主沉溺于奢靡生活,视国政为儿戏,终于丢了江山,亡国之音却在江湖中留传下来,这使杜牧不禁感叹: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。

诗人作诗善用典——典,即归纳总结的历史故事或传说。杜牧一诗明看是指责不知亡国恨的“商女”,暗里则讥讽晚唐的政治腐朽。

李商隐这句“玉体横陈”成语的奇葩之事,虽不见正史有明确记载,只是在民间传说纷纭,但它反映了民众对统治者奢靡无度和荒淫无耻行为的愤慨。

又如民国时期东北沦陷,有人写诗讽刺张学良:

赵四风流朱五狂,

偏偏蝴蝶正当行。

温柔乡是英雄冢,

哪管东师入沈阳!

告急军书夜半来,

开场弦管又相催,

沈阳已陷休回顾,

更抱佳人舞几回。

诗中出现的赵四、朱五、蝴蝶及佳人等色诱的字眼,都让人对张少帅不抵抗日寇,沉浸在温柔乡中不能自拔感到愤懑。

以上三首诗时间跨度千百年,都是“歌咏言,诗言志”。

吾国有句话云:愤怒出诗人。

李商隐的这首《北齐》诗,主旨是警策后来的君王,不要耽于享乐,荒废朝政,不要沉溺于温柔乡中而丢了江山。

作为皇帝的高纬可以让“小怜玉体横陈夜”,岂不知“已报周师入晋阳”,亡国之日就在眼前,真正是只要美女不要江山了。

成语“玉体横陈”,主要用于指美人的身体横躺或横卧着。

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《北齐二首》:

一笑相倾国便亡,何劳荆棘始堪伤。

小怜玉体横陈夜,已报周师入晋阳。

巧笑知堪敌万几,倾城最在著戎衣。

晋阳已陷休回顾,更请君王猎一围。

李商隐这两首诗写的是北齐“无愁天子”高纬因宠幸冯淑妃,最后以至国破身死的故事。当然,国破身死,贪恋女色只是一个方面,决不是主要原因。

李商隐写诗更重要的是为起到警示作用,提醒以后的帝王要朝政为民,不要重蹈覆辙。劝谏才是李商隐才是这两首诗的目的。

“玉体横陈”的冯淑妃充当了“国破身死”中的悲剧人物。为什么李商隐要写诗劝谏呢?

这是因为唐武宗后期,他喜畋猎,宠女色。每次出去围猎,“袍而骑,佼服光侈”与诗中“着戎衣”、“猎一围”有相似之处。李商隐忧国忧民,他从关心国家命运出发,借用北齐亡国之事向当朝者提出警示,就创作了这两首诗。

有关北齐后主高纬宠妃的事,历史上有记载,“玉体横陈”就说明了高纬对冯淑妃的宠爱。高纬对小怜非常宠爱,就算处理政事也不离身,并且将她的美色用收费的方式展示给大臣们观赏。

冯小怜的一生既荣光又悲惨,她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嫔妃,原是高纬的皇后穆邪利身边的侍女。冯小怜聪明灵巧,善弹琵琶,精于歌舞,深得高纬宠幸,与高纬坐时同席,出则同乘。高纬为冯小怜不顾晋州危急,陪她继续打猎;又为冯小怜造桥观战,对其宠爱至甚,后立冯小怜为左皇后。

冯小怜长得漂亮,身材凹凸有致。据说冯小怜的玉体曲线玲珑,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,软如一团棉花,暖似一团烈火;在夏天又是让人消暑的凉冰。在众人眼里就是一个天生的尤物。

正所谓“独乐不如众乐”,高纬认为像冯小怜这样的美人,只有他一个人来独享她的美艳风情,未免暴殄天物,最好能让天下的男人都能欣赏到她的玉体岂不是美事。于是就让冯小怜赤身躺在朝堂的一张案几上,让大臣用千金来买票排着队来一览她的秀色。这就是“玉体横陈”的典故的出处。但只是传说,没有史书记载。

公元577年,北齐灭亡,冯小怜与高纬被周军押解到长安。同年,高纬被杀,冯小怜被北周武帝宇文邕赐给代王宇文达,很受宇文达宠爱。宇文达妃李氏,与冯小怜争宠,冯小怜中伤李氏,几乎将李氏害死。

北周外戚杨坚杀害宇文达后,又把她赐给李氏的哥哥李询,李询的母亲知道冯小怜曾迫害过自己的女儿,就令她自杀身亡。

图片来自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