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说非要排个一二的话,那第一、第二竟然是两个相近的城市,一个是成都,一个是重庆,说实话,成都能满足我对一个城市所有的渴望:有山有水,有商业有美食,发达又传统,慵懒而休闲,还有随便虐的好友,一下飞机那种扑面而来的归属感,总会让自己有一种我是半个成都人的错觉,虽然每次我都渴望顿顿火锅却又次次拉肚子,也许就是这种作死的心态让我对这个城市欲罢不能;重庆,一直保留着我从第一次认识这个城市的印象,这种感觉犹如多年不见的挚友一样,再次见面,互道一声:“好久不见,死样,你一点都没变啊!”
中国的城市我重复去过的屈指可数。厦门去了3次之后发誓以后再也不去了,人多重复还越来越无聊;暑假再去了一次西塘,距上几次去西塘估计已经7,8年了,曾经所有对那里美好的记忆一下子破灭,那种感觉很残酷。残留的记忆被喧闹可怕的蹦迪吧给摧毁,留下的便是不伦不类的尴尬;北京虽然去的麻木了,反倒是年纪越大越对这城市产生好感,也许是有喜欢的人在那里吧;杭州是我一直爱的城市,G20期间如果你有机会你可以选择去绕一下,因为路干净了,人少了,在一条路上独享一个人的林荫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感觉…
如果说非要排个一二的话,那第一、第二竟然是两个相近的城市。一个是成都,一个是重庆。说实话,成都能满足我对一个城市所有的渴望:有山有水,有商业有美食,发达又传统,慵懒而休闲,还有随便虐的好友。一下飞机那种扑面而来的归属感,总会让自己有一种我是半个成都人的错觉。虽然每次我都渴望顿顿火锅却又次次拉肚子,也许就是这种作死的心态让我对这个城市欲罢不能;
重庆,一直保留着我从第一次认识这个城市的印象,这种感觉犹如多年不见的挚友一样,再次见面,互道一声:“好久不见,死样,你一点都没变啊!”不是说这个城市停止发展了,而是,那种熟悉感,一直都在。
真好,一直都在。
重庆长江索道,不管有没有意义,都可以去坐坐
还记得第一次来到这个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,我是期待的,兴奋的,而又担心的。 期待兴奋的是我终于来到了山城,担心的是重庆美食琳琅满目,管不住嘴的后果就是体重一路飙升。不过,旅行中最不能委屈的就是自己的肚子了。
重庆夜景
在重庆,我吃过无数遍老火锅,喝过大碗的梅子酒,在雨后漫步过朝天门的青石板街道,还听过昂扬婉转的川江号子。
在重庆,霓虹灿烂的南滨路被揉进浓浓的夜色,春季有南山满天的樱花、夏季炽烈的阳光照耀着铁山坪长长柏油马路、初秋时游玩的园博园萧瑟里多了一种柔情,还有深冬被磁器口钟声惊醒的午后时光,他们都记录着我重庆岁月里的每一次造访……
雾中的重庆,就和仙境一样
这样的重庆,在记忆里鲜活得让人生畏,让我欲罢不能的爱上了这个地方。
我的重庆朋友跟我介绍说,来重庆一定要去吃一碗热腾腾辣乎乎的小面,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曾经专门来讲述这一碗能让味蕾绽放的美味。我会在清晨带你去那棵巨大的黄桷树下找寻热腾腾的“二娃小面”,说着重庆话的勤劳摊主已经在树下烧开了锅,一碗重庆小面可以让你的舌尖享受瞬间清醒的刺激。
二娃小面,每天一早就开始摆摊,就在街边来一碗
吃完小面,去坐坐那个曾经在《火锅英雄》里如飞鸟般划过江面的长江索道,对面是蓊蓊郁郁的南山,耳旁是老君洞的晨钟暮鼓,待到华灯初上,你再回首眺望渝中的繁华,霓虹灯融在深深的夜色里,像极了藏在大山大河深处的“小香港”,一天的繁华就落幕在你的身后。
雾中的长江索道
对了,来到这个有“中国火锅之都”名号的城市,怎么能不去吃一次麻辣鲜香的重庆火锅?一群狂欢的人,三五知己,横七竖八倒地的山城啤酒,九宫格沸腾着朋友之间的情谊。
重庆九宫格火锅
重庆火锅味道独特,不仅麻辣鲜香还能刺激你的所有味蕾,我可以想象到在重庆的夏天吃火锅,那更是身体和味觉的双重挑战,一场大汗淋漓后,会觉得整个人神清气爽。
吃火锅这件事,对于重庆人来说,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仪式感。在我国的其他地区,"火锅"不过是对各种汤水煮菜的饮食方式的统称。但是在重庆,"火锅"从来都只意味着一种来自辣椒、花椒与牛油的神秘召唤。
重庆火锅里下黄鳝、猪脑、毛肚、酥肉
一场成功的火锅,绝不会是一人独吃,也不会是两人对吃,而往往是4-8人围坐一桌,挽起袖子露出赤膊,在高声喧哗中拉开帷幕。这样的邀约通常发生在下午,或者因为天气沉闷,或者因为闲极无聊,或者因为友人相聚,或者因为无处可去。邀约者往往以一声清脆的"走"字开头,并露出意味深长的神色。受邀约者若回以心领神会的表情,则双方默认达成合意,邀约者随即颔首曰:"吃火锅。"受邀约者便落落起身,同时口中答道:"走走走。"
在这座城市里,火锅是一种你没法逃离的生活选择
阴沉的天空下,当潮湿的空气令你浑身疲软无力,一顿酣畅淋漓的火锅便足够让汗水带走你的疲惫(或者让你酣畅淋漓地拉一次肚子,带走你体内的毒素——这个是后话了)。重庆的火锅店也像是雨后的蘑菇一样,散落在城市里各个充满湿气的角落:马路边、梯坎上、天桥下,居民楼里,肮脏的菜市场门口和浑浊的江水边,甚至有可能就在江上。
无论雨后,夏夜,或者烈日炎炎的正午,无论店面有多么偏僻破落,总会有那么一群人无怨无悔地坐在火锅边挥汗如雨、高声谈笑。好的火锅馆子往往油腻,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。跨进火锅店大门的那一刻,一股热气裹挟着牛油的浓香扑面而来,在面门上蒸起一层薄薄的水汽。小心翼翼地踩过滑腻的地面,一边躲避杂乱横陈于地的绿色啤酒瓶、一边走到店面深处,挑一条长凳坐下。
神情倨傲的店小妹,举重若轻地端来一口铸铁大锅,内里填满了早已凝成红白块状的红汤锅底。啪的一声点燃气灶,蓝色的火苗猛地窜了上来,凝结的锅底在高温中慢慢化作一锅沸腾的赤红汤水。
与此同时,店小妹将调味盐、味精、醋、香油碟和新鲜剁成的蒜泥一一排在桌边,桌旁诸人一边说笑,一边相互传递取用,其中一人低头在薄薄的菜单上照例地勾画出例如鲜毛肚、武昌鱼、老肉片、午餐肉、鸭肠、豆皮、荷心等经典菜品。
不久后店小妹端菜上桌,先将荤菜围着火锅排列一圈,再将素菜置于桌旁菜架上,最后叮叮咚咚地拖来几件啤酒。这时桌旁诸人纷纷笑逐颜开,抬手执筷向锅中伸去,在蒸腾的水雾气中大汗淋漓,一个重庆人的夜晚这才宣告开始。
如果吃完了火锅你还不想回去休息的话,重庆的夜色也绝对是值得欣赏的,那就挑个凉风习习的夜晚吧,用脚步去丈量,穿梭在这座城市里看华灯初上的大桥,从南到北,从长江到嘉陵,如果桥上初会是经典桥段,那么这座城市里,会有多少传奇的爱情呢?
在重庆,有两江的环抱,有起伏的地势,有双桥的相邻,更有盘旋的道路。于是就有人感叹,重庆神一样的山城,有着神一般的地形,当然神一般的地形,造就的是神一般的通行。
在重庆,轻轨就是这么任性!你有曾想过站在家里的窗前,抬头就能看到地铁的感觉吗?在重庆,地铁2号线的李子坝站穿越房屋,每天都会上演地铁穿楼越壑,空中飞驰而过的神奇一幕。其中,6楼是站厅,7楼是设备层,8楼是站台层,原来刀郎不是瞎唱,真有停靠在八楼的2路“汽车”。
坐了重庆的地铁,才真正见识了轻轨越过山岭,跨过长江,沿江蔓延,穿过楼道……一站一风景,重庆轻轨,同样的轻轨,却是不一样的感受。
重庆的轻轨可以看到驾驶舱,透过玻璃,就可以在空中感受这个城市
坐完了重庆的地铁,晚饭过后的散步让我们感受一下山城的马路。重庆的路一般都是有坡度的,像如下这样的坡算比较平缓的了,还有很多大拐弯,所以坐公交车也可以体验过山车的乐趣。这样的弯道在市中心也有很多,所以体验激情与速度的话,妥妥的~
重庆四川美术学院非常值得小清新一去
所以在重庆看到房子建在山上这件事就更别说啦,看不见自行车,但是有过江索道和爬坡的扶梯就是很正常的了。在重庆,还有另一件更神奇的事情,去逛街,进入商场,上了五层楼,结果出门惊叹,咦,我怎么跑到地下负二层了。
在城市的山林里醒来,享受阳台外的郁郁葱葱
在这个城市待久了,就觉得这个城市有一个特别的好处,就是不会觉得审美疲劳,因为在平原城市一眼看过去所有街道都差不多,而在这里你会发现,每一条路都不一样。
游完了重庆,从此以后,只要在重庆,我便再也不相信地图了
我是河北人,2013年来到重庆四川美术学院(你没看错,四川美术学院在重庆)读书,今年毕业后选择留在重庆工作。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回北方,我在这里说说我的想法。
大学时,有考虑过毕业后到北京奋斗,毕竟老家就在北京南边的河北保定。但接触了更多信息,我发现北上广这样的城市不适合我,一是生活压力大,二是环境堪忧。
北京的确有更多的工作机会,但想起它的高房价,我都不寒而栗。重庆的房价对刚毕业的学生,尤其是我这种家境平凡的人来说,也不低,但我可以通过打拼获得自己想要的,而北京确是可望不可即。
其实当时也考虑过毕业后到省会石家庄或者保定工作,但和重庆相比,这两座城市发展相对较慢,整体竞争力远远落后于重庆。2017前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GDP排行榜中,重庆GDP总量为14309.18亿元,同比增长10.0%;石家庄GDP总量为4710.00亿元,同比增长7.1%。从数据可以看出,重庆经济总量大,发展更为迅速。
还要说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。实习时,我曾经到重庆多个区县采访,垫江、涪陵、铜梁都去过,我发现重庆大部分区县都有像样的体育馆。而老家保定,却难得一见。
因为大学时学的艺术,我很喜欢逛博物馆、美术馆。大二至今一直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做讲解志愿者。在重庆的这几年,我发现重庆不仅经济增长很快,市民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。比如,重庆的美术馆越来越多:解放碑的重庆美术馆、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的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、南滨路的原美术馆、江北嘴的龙美术馆、中山四路的王琦美术博物馆都是近些年开放的。周末欣赏画展选择非常多,这一点是我的切身经历。而石家庄或保定的美术馆、博物馆则较少。
重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,环境非常好。大学在大学城,学校到处是参天大树,空气非常清新。站在宿舍阳台上,还能看到远方缙云山的云雾,非常漂亮。现在在渝北区工作,虽然空气没大学城好,但好在我住的地方离照母山非常近,休息室到山上走走,心情很舒畅。重庆有时候也有雾霾,但和老家相比,空气整体质量还是好很多。
去年春节带我妈到北京玩,临走的那天遭遇了雾霾,火车站昏昏沉沉的,空气都带着黄色,可能南方人很难想象那种情景。
综合很多方面,我选择留在了重庆。上面这些话并不是说我有多恨老家,恰恰相反,我很爱我的家乡,家乡的美食、美景,以及家里的亲人,都让我日思夜想。
上面这些对比不是我的主观想象,它就是现实,给想留在重庆的北方人参考。上一篇:大巴停运会提前通知吗?
下一篇:门禁识别车辆出门会识别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