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M内核和架构都是什么意思?比如ARMv7架构,这个架构指的是什么?

ARM内核和架构都是什么意思?内核和架构的关系是什么?比如ARMv7架构,这个架构指的是什么?小编选出了几个精彩回答!希望对嵌友们在选择设计电路时有所帮助~
1.ARM内核:从ARM7、ARM9到Cortex-A7、A8、A9、A12、A15再到Cortex-A53、A57等,总之不同版本 ARM 有不同的想法。比如为高速度设计的Cortex A8、A9都是ARMv7a 架构;Cortex M3、M4是ARMv7m架构;前者是内核,后者是指令集的架构。
2.ARM的架构都是基于RISC指令集而架构的,而其内核只是实现这一指令集的硬件架构的基础,Thumb-2指令集架构(ISA)的子集,包含所有基本的16位 和32位Thumb-2指令、 、哈佛处理器架构,在加载/存储数据的同时能够执行指令取指,带分支预测的三级流水线等。
3.好比你盖房子,刚开始因为水平低流行盖平房,这就是一种架构(V5T),然后这种平房架构你可以设计出一款独立卫生间的款式, 这叫ARM7内核。 然后其他人(芯片设计公司)想盖房子的就买你这个图纸去盖,接着过一段时间,有人觉得光独立卫生间还不够啊, 我还想有个小院子! 好吧,那ARM就满足你们的要求,出个带小院子的款式(ARM9)。
又过了很久, 这种平房的架构就随着大伙的需求一直改啊改啊,后来经过ARM研究发现: 现在大伙盖房子的能力duang duang直升啊(包括工艺、设计能力、时钟主频),只盖这种平房施展不开啊! 好吧,ARM为了不让这帮设计的人闲着,就推出一种二三层楼房的样式, 这因为跟平房设计结构完全不一样嘛, 那就叫一种新的架构(ARMv6),同样这种楼房样式ARM也为大家准备了带游泳池的和带车库的款式(ARM11),好吧继续改啊改啊, 改到后来大家已经开始有能力盖十层以上的大楼了。 ARM一如既往地出了新的款式(ARMv7架构), 这时ARM觉得以前名字都太土鳖了, 什么ARM5、 ARM6、 ARM7—又难听又难记, 我要取个看起来牛逼的名字, 咱至少也算个能设计摩天大楼的主儿了, 于是后面的内核都叫Cortex。
改名只是一部分, 随着这个架构出来后, ARM发现以前用咱们图纸盖出的楼也就做个民宅, 民宅图个啥? 实惠嘛(功耗低)。 现在不一样了,现在咱的图纸盖得楼不仅可以做民宅,还可以做军事基地、 还可以做高档写字楼, 以前这些高级功能的楼房可是只有小英(英特尔)才能设计出来的啊!为了满足这些不同的需求, ARM把这个架构设计出来的款式分成3个系列(M系列、R系列、A系列)。
M系列是为民宅设计的, 因为老百姓图实惠嘛, 这种设计就设计个十层左右(功耗低); R系列是为军事基地设计的, 这种楼设计的也不高— 十层左右吧, 但是关键是要对特殊情况要有快速反应的能力(中断快); 最后A系列是给商业大佬用的, 那当然是要高端大气上档次, 就是要性能高,各种LED灯灯光秀啊都给我上。
一般来说,处理器系统层次可以分为三层:指令集体系结构、微架构及物理实现。指令集体系结构是设计规范,定义处理器能做什么,微架构是定义处理器的设计实现,而物理实现是指采用哪种工艺具体的实现处理器。以ARM为例,比如指令集采用ARMV8指令集,基于ARMV8指令集,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微架构,如Cortex-A(高性能)、Cortex-R(实时)及Cortex-M(嵌入式),然后不同厂家在不同微架构下选择不同的工艺设计出各种各样的ARM处理器。
在处理器系统中,指令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,的。指令集就像英语或汉语这些通用语言一样,要定义一种全新的语言并不难,难就难在要大家都接受你这套新的语言。现在业界通用的指令集为什么这么少,还不是因为指令集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生态链,各别公司或国家是搞不定的。重新定义一套指令集,与之配套的编译器、操作系统、应用软件都要重新编写,这工作量和难度不是一般的大。这也是为什么华为的鲲鹏920为啥要买ARMV8架构授权、龙芯要买MIPS授权的原因了,关键还是在于“生态”。指令集主要有两大流派CISC(复杂指令集)和RISC(精简指令集),X86和ARM就是各自两个流派典型的代表。因为CISC的粗放扩张,产生设计上太多的浪费,而引出了RISC,而因为RISC的竞争,又促进了CISC和RISC的融合,当前不管是X86还是 ARM,在最新的指令集上有了很多的相似。
而微架构的设计,就是在于如何合理的对指令和数据进行处理,在这个上面各个厂家就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了。业界通常的说法是能设计微架构的厂家就具备了CPU开发能力,就如同我们国家的龙芯和华为的鲲鹏920。微架构中流水线的设计、乱序执行、分支预测、并行设计(MIMD、SISD、SIMD、MISD)等技术是关键,也是各厂家实力展现的舞台了。微架构的选择,就是在功耗和性能间如何均衡。
至于物理实现,就看各厂家自身的选择了,技术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难点。
上面的这些只是我自己的理解,毕竟自己只是搞应用分析不是实现芯片的,无法深入到芯片内部实现,此前万木杨的《大话处理器----处理器基础知识读本》,把处理器架构讲得通俗易懂,大家有空可以看看。
上一篇:动车如何选择第一排位置?
下一篇:343国道一共多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