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这么累,你为什么不去抢银行呢?因为抢银行面临着不可测的风险,美国有222,000公里的铁路,但是电气化线路只有1600公里,美国如果把所有的铁路都换成电气化线路,就跟抢银行一样,面临着不可控的后果,权衡了所有的利弊之后,美国才选择了内燃机作为火车的动力,这个不可控的后果来自于恶劣的天气,从理论上说,飞机运输、汽车运输以及铁路运输三种运输方式中,铁路运输是最能抵抗恶劣天气的,但是一种天气除外,那就是冻雨,▍什么是冻雨?
工作这么累,你为什么不去抢银行呢?因为抢银行面临着不可测的风险。
美国有222,000公里的铁路,但是电气化线路只有1600公里。美国如果把所有的铁路都换成电气化线路,就跟抢银行一样,面临着不可控的后果。权衡了所有的利弊之后,美国才选择了内燃机作为火车的动力。
这个不可控的后果来自于恶劣的天气,从理论上说,飞机运输、汽车运输以及铁路运输三种运输方式中,铁路运输是最能抵抗恶劣天气的,但是一种天气除外,那就是冻雨。
▍什么是冻雨?冻雨是一种雨滴,但是这颗雨滴的温度比水结冰的温度还要低。水结冰的温度是0度,冻雨的温度是摄氏-1度到摄氏-4度。
冻雨在天上的时候是液态,一旦碰到物体立刻就会冻结成冰。
冻雨最大的问题就是会一层一层的糊在接触的物体上。
▍冻雨对铁路的影响。冻雨如果在铁轨上形成比较薄的冰层,不会对列车运行产生影响。
再稍微厚一点的冰层可以通过向铁轨上喷沙子的办法,增加车轮的摩擦。
但是冰层比较厚的话,沙子也没有用,列车仍会打滑,很可能会出轨。这个时候就要动用人力、机械清除。
2008年1月25日,从石家庄开往广州的T89次列车,1月26日在白龙马车站遭遇冻雨,尽管列车上的砂管不停的向铁轨上喷沙子,但是车轮仍然打滑。列车1月27日再次遭遇冻雨,导致列车晚点40多个小时。
现在中国火车很多都采用电力机车,因为电动机牵引力大、加速性好,比内燃机结构简单、故障少,经济效益更好,对比内燃机有很大的优势。
中国铁路电气化里程有8.7万公里,占全部铁路运营里程的68.2%。
内燃机车遭遇冻雨,只需要铲除铁轨上的冰就可以了,但是电力机车还需要除去输电线路上的冰。
▍冻雨对电气化铁路输电线路影响严重。雪是一种松散的结构,每一个雪花都是独立的,堆在电线上到一定的高度,自动就会滑下去。所以,下雪很少把输电线路压垮。
冻雨接触输电线路上,立刻就会结冰,这些冰会累积重量,如果不及时去除,不仅会把电缆给拉断,还会把输电铁塔压垮。
2008年1月25号,湖南郴州白石渡下了2天冻雨和雪,输电铁塔上结的冰厚将近20公分。冰的重量压垮了铁塔,10万伏的高压线搭载了下方2.5万伏的铁路输电网上,导致京广线小水铺至马田墟区间的配电所跳闸。
京广线上几乎全是电力机车,多辆列车失去电力,紧急刹车停在了铁道中央。有的车上乘客断粮近20个小时,求助附近的农民搬来了大米,才解决了部分食物问题。
铁路部门为了把列车拖出停电路段,专门调集了150辆内燃机车。
而且,抢修线路还牺牲了三名电力职工。
▍输电线路除冰很麻烦铁路输电网电力通过机车上受电弓传到车辆里,受电弓主要成分是石墨、铝,因为石墨有一定的润滑作用。
如果电线覆盖了冰,就要换用铜合金做的电弹弓除冰。
如果冰层特别厚,靠列车自己没有办法刮掉,就必须人工除冰。
人工除冰需要先关闭全路线上的电流,工人坐在火车顶上,一人手里拿个棒子,列车缓慢的前行,用棒子一段一段的敲。
▍美国使用电力机车会发生什么后果?输电线路覆冰会引起导线晃动,支撑杆件倾斜断裂,造成断线,以及绝缘子闪络等问题。
输电设备纵横交错,形状复杂,很难用机械化去除,全部都是需要用人工去撬除。我国建设电力机车线路的时候,要避开冻雨严重地带。
中国有1/3的省份会下冻雨,所以只有2/3的电力机车线路。
但是美国就不一样了,几乎全国每个州都会下冻雨。
因为中国的山是从东到西横着长的,美国的山从南到北竖着长的,从加拿大来的寒流可以一夜之间横扫美国全境。
中国的冻雨包在输电线路上面,有两个指头那么粗,美国的冻雨包在电线上,有小腿那么粗。
也就是说,如果美国全境都采用电力机车,输电线路只要一天就可以被冻雨全部摧毁。
好在美国铁路运输大部分是货运,停在铁路中间还可以忍一忍。但是客车如果停在铁路中间,简直就是不能忍,没电没水、没吃的,旅行变成了荒野求生。
所以,1600公里的电气化铁路,是美国能够承受冻雨伤害的极限。用内燃机车运输,至少铁轨不会被冻雨给压垮。
▍美国为什么不能建高铁?我们知道,全世界的高铁都是用电力机车牵引。
高铁的牵引动力有两种,一种是集中式,一种是分布式。分布式就是每一节车厢上面都有电动机提供动力,在高速行驶的时候这是最合理的动力输出方式,是高铁的发展方向。
因为美国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建设电力线路,如果要建高铁,只能建比较短的距离,对美国来说意义不大。
如果要建设跨全国的高速铁路网,像中国那样,美国的高铁就必须使用燃油动力机车。
内燃机的输出密度不高,最合理的方案是用燃气轮机带动发电机,再向每个车厢的电机供电。
美国必须抛弃全世界的高铁标准,从零开始,单独搞一套自己的标准,所以成本会极高。
这不仅是一个亏损严重的项目,而且是一个耗时极长的项目。
如果采购中国的动车在美国国内建设高铁,最合理的就是建设在地下,做成全封闭式的。
这个费用美国政府仍然承担不起。
美国国内的运输目前是铁路、航空和公路三条腿,这是最适合美国国情的。
这个题目很容易让人误解,认为美国铁路运输相对落后,而且内燃机车没有电车先进。
美国铁路运输近些年的发展确实不太好,但是内燃机车并不是比电车落后的机型,这要看应用在哪个领域。
如果以客运为主,电车在速度和舒适度方面比内燃机车要好。但如果以货运为主,内燃机车的牵引力以及运输成本则比电车有优势。
你可能不了解的美国内燃机车我国高铁大力发展,取得了举世的成就,大量高速稳定的电车取代了以前的内燃机车,这让人们产生一种错觉,认为电车比内燃机车要先进。
但事实上,内燃机车并不落后,而且是在电车之后才出现的,美国是世界上内燃机车技术最先进的国家。1925年,美国第一台柴油机车正式投入运营,内燃机车比蒸汽机车效率更高,更清洁,相比电车受限制较少。
美国内燃机车的马力已经突破6000匹,牵引力普遍达到了700kn。而且当前美国的内燃机车也完全符合环保标准,t4排放标准的机车基本看不到黑烟。
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列车长度达到了7353米,总重量99374吨,由美国的8台AC6000CW内燃机车牵引,平均每台内燃机车分摊了12000吨的重量。
所以美国的内燃机车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“落后机车”。但是电车在速度和载人方面确实要比内燃机车更好,美国为什么不发展更高速的高铁呢?主要是由美国的国情决定的,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:
1、出于成本考虑中国近些年高铁发展迅猛,铁路里程达到了14.6万公里。但是铁路里程最长的国家是美国,目前约为26.8万公里,曾经最辉煌的时候,美国的铁路里程达到了41万公里,可以想象美国的铁路真的不落后。
但也正是因为美国的铁路里程居世界首位,如果要改成高铁或者换成电车的话,所花费的成本是难以想象的。
在运输方面,内燃机车燃烧柴油,相比电车的耗能更加节省,内燃机车的运输成本比电车要低。
所以出于成本考虑,美国没有将内燃机车换成电车。
2、公路运输和航空业发达从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以及新闻报道中,我们经常看到美国人选择的出行方式要不就是私家车,要不就是飞机,很少看到做火车出行的美国人。
这是因为美国的公路运输和航空交通非常发达,美国公路里程超过650万公里,几乎覆盖美国的各个角落,加上美国家庭几乎都有私家轿车,近处的外出基本上都会选择驾车出行。远程旅行的话,基本上都会选择飞机。
所以说,美国公路和航空交通的发展,取代了铁路运输的客运功能,很少人选择铁路出行。将内燃机车改成电车,完全没必要。
3、铁路运输的主要功能不同我国铁路运输除了货运,更多的是肩负这客运的作用,尤其每年春运是全国性的人员大流动,很难相应没有铁路运输会是什么样的情景。
而美国则不同,美国的铁路的主要功能是货运,长距离大宗货物的运送,是美国铁路的主要任务。
在运输货物方面,内燃机车比电车牵引力更大,成本更低,所以内燃机车是更好的选择。
4、美国铁路大部分是私营的美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与我们不同,我国的铁路运输由国家掌控背书,而美国的铁路很多都是私营的。
将内燃机车换成电车是一个只能靠国家的力量,才能完成的事业,美国的铁路“主人”根本没有能力完成淘汰内燃机车的壮举。况且这些私营企业主,也不愿意花费大量资金,将内燃机车换成电车。
所以美国铁路运输的经营性质,也决定了他们的内燃机车不会轻易更换。
5、美国的政治制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,两党轮流坐庄,在很多大型工程方面很难达成共识。
将内燃机车换成电车,更新升级铁路运输系统,是个全国性的大工程,必须民主党与共和党通力合作才能完成,然而两党是不会合作的。
其实美国也不是没有想过发展高铁,拜登在与特朗普竞选总统时,就提出过建设高铁的设想。如今的拜登政府,也计划修建高铁。但拜登政府面临的问题是资金来源,国会不一定会批准大笔的资金,用于铁路运输的支出。
美国前交通部长拉胡德表示,如果美国国会两党无法进行跨党派合作,修建高铁这样的超级工程,根本无法实现。
再者,美国国会议员,很多都是公路和航空业的代言人,他们也不愿意让高铁发展起来。
所以美国的政治制度,也是美国无法发展高铁的原因之一。
总的来说内燃机车并不比电车落后,也不能因为美国没有高铁,就判断美国的铁路运输不先进。
美国火车大多采用内燃机车,这跟美国的具体国情是有关系的,不能简单的认为,发展高铁才是铁路先进的体现。
读者朋友们如果有更好的见解,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意见!
下一篇:甘孜州和阿坝州哪个风景好?